我国物资的回收利用有较长的历史,从回收率特别是材料的回收率来看,资源化程度较高,但是从全过程来看,资源化水平是不是也比较高?垃圾资源化的全过程是否形成了健康的循环利用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有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回收体系?
从经济出发,还是从环境出发,形成的物资回收体系不一样;在目前我国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物资回收工作需要从环境保护出发来实施,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垃圾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过程的一部分,其体系建设也应当符合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同时,在不同的环境、经济条件下,体系建立应该从当前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我国垃圾回收体系的成长过程中,自发的成分较多,由从业者从经济角度出发不自觉地形成了回收链条,缺乏环境理念;在目前我国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物资回收如果仍然仅从经济出发,就显得滞后了。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告诉记者,我国历史上就有物资回收站(点),就近的居民都可以往回收站送废弃物资。物资回收站还有一支走街转巷的收购队伍,凡是可利用的废报纸、旧书本、酒瓶、易拉罐和废塑料袋、废电池、牙膏皮等,都被分别收走,现在来看,这是一种从源头分类收集的方式,并已被不少国家公认。
但近20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营物资收购站大大减少,代之以进城的农民和城市无业人员自行组织收集,其性质已变为自由职业者的个体行为了。因此,“破烂王、拾荒者、丐帮、扒垃大军”应运而生。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在居民区的垃圾桶或垃圾收集点中翻、拣,一些城市的环卫部门专门成立了“拾破烂协会”,通过协会组织起来,进行有序管理。还有部分拾荒者直接进入垃圾场。有些大的垃圾场或堆放场,可容纳几百人搭帐篷常住。换言之,一个垃圾场可养活几百人。
据调查,经过规范管理后,回收者自成体系,按市场需求收集和运送。如废报纸、旧书本之类直接送造纸厂,易拉罐送铝厂,酒瓶送啤酒厂。
由此可见,我国废弃物资中的可利用物资经过几番挑拣,都得到了回收。进入终处置环节的部分,也就成了真正无用的垃圾。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要廉价得多,通过人工来进行分类收集,不仅可节省开支,同时还可解决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吃饭问题。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回收体系。
但是,这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的物资回收更多体现为经济现象,主观上不是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面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类回收体系是脆弱的。徐海云分析,当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后,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生产使得工业产品极大丰富,产品成本相对于人们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有一部分废弃物的回收就不再有利润或利润很低;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机制运行,这部分废品就不会有回收者回收,消费者也不会收集。例如,现在废塑料袋、废布和牙膏皮(当然牙膏皮也变成了塑料包装)等就很少回收,废品回收者更愿意回收利润更高的家用电器、废旧手机等电器电子产品。没有利润或利润很低,收废旧物资的当然就不会收,要促进回收,就要使回收利用系统的各个环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运行起来。
我们目前还习惯于出售废弃物资,还没有思想准备在把废弃物资送给回收者的同时支付相应的回收处理费。——如果要回收价值较低的废旧物品,就需要采用类似的机制(也许在消费品出售时就预提这部分费用更具有操作性)。
显然,根据环境保护需要的分类回收,与根据市场需求的分类回收是有差别的。简单地说,从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应该把一些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如废旧灯管、废旧药品等)和厨余类有机物尽可能各自收集起来。单独收集这些垃圾,不仅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每年还要付出几百元的收集处理费用,这需要政府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但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国废弃物资中材料的回收率不比国外的低,但在利用过程中缺少规范和监督;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出现的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和不适当的废弃物资资源回收利用有关;废弃物资资源化“清洁、、环保和经济一个不能少”。
除了废品收集过程的无序性,我国垃圾在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由于长久以来我国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由从业者自发组织,管理比较松散,完备的监督管理体系至今没有形成。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说,我国废弃物资的材料回收率不比国外的低,问题在于如何利用。他认为,我国废弃物资资源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的回收利用,没有办法控制其流向,在利用的过程当中,技术水平较低的利用,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不该利用的也利用,产生质量不合格产品。目前,对于这些废品流向的监督和管理整体上显得比较混乱。
废弃物资中废品的回收利用也要像清洁生产一样注重清洁回收利用。近些年来,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猖獗,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和不适当的物资回收利用有关。例如将收集的“地沟油”添加到食用油;将过期的火腿肠再重新加工回用拌入新火腿肠等。
另外,他介绍说,分类物资回收的效益要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去认识。他给记者列举了一系列实例:十多年前,有些地方将猪放养在城市垃圾堆,以垃圾堆中的剩饭与剩菜作为食料,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并没有想到其潜在的危害;一些企业雇用廉价的农工,将城市垃圾中拣出的塑料袋冲洗后造粒回收获得利润,并大力宣传,许多人并没有想到其冲洗产生废水未经处理排向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失,会比它获得的利润大;更有甚者,把医用绷带、医用弃棉等做成“垃圾棉被”而造成社会危险。由此,他认为,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亟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