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防治小常识
1、人工捕杀:消灭成虫和幼虫,白天可清理橱柜及屉桌,见到就捕杀。夜晚可在8点钟以后每隔半小时在蟑螂多的地方如厨房、食物加工间、仓库等开灯捕杀一次,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诱杀:用一只口较小的体大的玻璃瓶,口周围抹上麻油(或香油),瓶内放一些香的食物,夜晚将其放在蟑螂较多的地方,蟑螂爬入瓶中,次日晨捕杀。蚁蟑宁对诱杀蟑螂有较理想的效果。
3、热杀:蟑螂不耐热,在60摄氏度数分钟即死。可用开水灌入隐蔽蟑螂缝内将其烫死。
4、堵塞:对隐匿缝内蟑螂,可用水泥或粘土嵌缝,使其不能爬出而饿死。
5、药杀:蚁蟑宁、气雾杀虫剂、菊酯类、敌百虫等均有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疫源地
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以免病原体外传。疫源地又分为随时和终末二种。随时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工作。
终末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亦为终末。
预防性
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措施。如公共场所,运输工具,饮水及餐具,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措施亦为预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