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蜗牛 :
台湾人称露螺,在广东一带叫东风螺、菜螺或花螺,属于玛瑙蜗牛类。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马拉加西岛,后来传遍了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较大的蜗牛,故又称为非洲大蜗牛。螺形呈锥状,螺壳表面包有一层黄褐色的壳皮,并带有深褐色花纹。通常成蜗牛的螺壳长约6~8厘米,宽约3~4厘米,重50克以上。在非洲西部地区,特别是黄金海岸的居民,视蜗牛为动物性蛋白质。由于此种蜗牛肉味鲜美,倍受欧美老板的欢迎,致使非洲大蜗牛成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蜗牛。这种蜗牛是较适应在我国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品种。
目前,我国普遍养殖的品种叫白玉蜗牛,别称白肉蜗牛,以肉色雪白而得名白玉蜗牛,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陆生贝壳类。雌雄同体,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蜗牛品种的大家族中,属佼佼者。 白玉蜗牛是我国的特种动物之一,具有特殊价值,特殊营养,特异风味,特别用途,肉质肥厚,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富有20多种氨基酸,也是宇航员和运动员的滋补品。
它属于玛瑙蜗牛的变异品种。其特异之处在于头、颈、足的肌肉光色不同,但在形态和生活习惯上则与褐云玛瑙蜗牛没有区别,养殖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养殖时对卫生条件要求高一些,而且其外销经济价值也高一些
白玉蜗牛属陆生贝壳软体动物,是食用蜗牛中的佼佼者,其为中国科研部门从野生褐云玛瑙螺中变异选育而成,故又称中华白玉蜗牛,其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含有20多种称中华白玉蜗牛,其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含有大约20余种氨基酸。
作为食用其列为世界四大名菜之首——蜗牛、鱼翅、干贝、鲍鱼;为世界七种走俏野味之一。在法国有“法式大菜”的美誉,在欧美等国的圣诞节中
1、白玉蜗牛的食性很广,在有选择阶情况下它是不吃较差的食物的。如动物的尸体或本类尸体及木质素等。因为白玉蜗牛吃了这些食物对它的生长发育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而且有时还会有害。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吃。
2、谓偏食性,即特别喜欢吃好食物,白玉蜗牛有强烈的偏食性。经常发现如下的现象:例一,有一家饲养白玉蜗牛的经常给喂大白菜叶作饲料,投食五公斤,第三天投喂时能拣出来剩下的一半之多,即总食量不到2.5公斤。而另换地胡芦(黄瓜)喂养时,每次得7.5公斤,而且,连皮也不会剩下一点全部吃光,但到第三天以后,喂刺槐叶,它忍不住饥饿,也照样吃起来了,它也是有好的不吃坏的动物。
3、在白玉蜗牛饲养过程中,对它的食性不应忽视,应注意它的广食性,照顾它的偏食性,即经常尽量多换几种饲料投喂,因为不同的食物,营养物质也不相同,只有食料供应尽量满足它能创造多种氨基酸的需要,白玉蜗牛才能生长发育健全,好比它开有二十个不同产品的工厂,需要二十种不同原料一样,若某一些原料供应不上,工厂就会停产,这种原料能生产的产品也就没有了,白玉蜗牛缺少某种营养物质,就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体内也就不会生产齐全的氨基酸等,因此,应注意广食性。
白玉蜗牛养殖业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扶贫办公室已将蜗牛养殖一条龙生产列为扶贫项目。农业部、国家科委、国家专利局、中国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过蜗牛生产开发研讨会、新产品交易会,积极支持蜗牛养殖业的发展。沿海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将白玉蜗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作为细胞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列入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以开发的白玉蜗牛新技术产品为,以有较强实力和较好信誉的内外资企业为核心层,以从事蜗牛开发、科研、加工、贸易单位为紧密层,以规模养殖场和其他从事蜗牛开发的单位为松散层,组建了“中华蜗牛开发集团”,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协会主办的《中华特种动植物产业报》已试刊两年,即将公开发行;由农业部有关部门牵头,全国800多家从事特种动物养殖的单位,成立了“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络”,并办有《中国特种养殖信息》半月刊,以沟通特种养殖信息;此外,由于我国有足够的种源,全国各地市县政府多种经营职能部门抓住契机,牵头共办了一大批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种动植物开发公司实体,不少县市已将白玉蜗牛养殖业列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一改过去“重林界,轻养殖”的偏向,实施“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