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从旷古遥远的年代开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蜗牛的种类很多,约25000多种,遍及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大多数蜗牛均有毒不可食用,我国有食用价值的约11种,如褐云玛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海南坚蜗牛、皱疤坚蜗牛、江西巴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三种:
一、法国蜗牛
又叫葡萄蜗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种植园内,以葡萄茎、叶、芽、果等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苹果,故而又称苹果蜗牛,学名叫盖罩大蜗牛。原产于欧洲中部地区,螺形呈圆螺状,螺壳的宽度与长度近相等,一般成螺的直径约4厘米左右,螺壳厚重,呈黄褐色,并具有一条横行的白色带。
二、庭园蜗牛
属“哈立克斯”蜗牛,原产欧洲中西部的法国、英国等地区,通常栖身于园林或灌木丛中,故称为之“庭园蜗牛”,又叫散大蜗牛。其成蜗牛体形略小,直径约3厘米左右,螺壳质薄,呈黄褐色,并具有4条紫褐色带,壳表面布满许多黄褐色的小斑点。目前,我国养殖的散大蜗牛,因品种退化,个体小,经济效益较差。
蜗牛在我国用以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尔雅》“释鱼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蜗牛。公元前6世纪,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就记录了蜗牛治病的实例。公元1774年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较详细地记述了蜗牛的形态及药用价值。20世纪以来,不少科学家对蜗牛的研究曾作出了很多贡献,尤其对蜗牛的养殖与应用均作过不懈的努力,但一直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直到80年代前,我国大陆蜗牛的产量及出口的数量还很小,出口量不及台湾省的1/10。但自从80年代末期,当人们对蜗牛进行了地分析和化验后,发现其体内含有20种氨基酸,30多种酶以及血液凝集素等,真正了解了蜗牛对人类的价值与作用后,蜗牛的养殖业就蓬勃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我国城乡日益兴旺的一项家庭副业。
目前,河北、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江苏、河南、山东、湖南、四川、辽宁、内蒙古、甘肃等20多个省市均出现了人工饲养蜗牛热潮,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我国的蜗牛养殖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白玉蜗牛属陆生贝壳软体动物,是食用蜗牛中的佼佼者,其为中国科研部门从野生褐云玛瑙螺中变异选育而成,故又称中华白玉蜗牛,其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含有20多种称中华白玉蜗牛,其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含有大约20余种氨基酸。
作为食用其列为世界四大名菜之首——蜗牛、鱼翅、干贝、鲍鱼;为世界七种走俏野味之一。在法国有“法式大菜”的美誉,在欧美等国的圣诞节中
第二、白玉蜗牛对人工饲养的条件要求不高。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青绿饲料多。北起辽宁,南至粤琼,东至闽浙,西至西川,都适合白玉蜗牛的生长,可推广人工养殖。白玉蜗牛饲养设备简单,饲养技术简便,容易掌握和普及。室内饲养白玉蜗牛,在建造饲养棚、制作好饲养架和养殖箱配好饲养土的前提下,只需要掌握好温度、湿度、光照度和养殖土的疏松度就可以了。就管理水平来说,家庭饲养,一般规模,一个中等劳力一年可养2万只左右,年纯收入达8000元左右。
第三、白玉蜗牛的饲料范围非常广泛易得且价值低廉,以叶果为主,不与人争粮。
其饲料90%左右是青绿饲料和多汁饲料,混合精饲料包括矿物质在内仅10%左右。青绿饲料除葱、姜、蒜、芹、芥、薄荷及酸碱度高的青菜,带有刺激性的食料外,几乎所有鲜嫩多汁植物的叶、芽、茎、根、花、果、蔬菜、谷物、薯类、豆类以及动物尸体、苔藓之类约300多种都可以作为白玉蜗牛的主饲料,糠、麸和饼粕、矿物质(蛋壳粉、贝壳粉)、维生素添加剂等,经过按比例配制后,都可作为辅助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