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酒的来历
贵州遵义市北郊7.5公里处有个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佛教寺庙董公寺,再往北40公里是天险“娄山关”。此地处于贵州高原主体北端,以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这一带局部小气候稳定,四季温度平均,地肥水美,又是一个适宜酿造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酿酒佳地。
董公寺早叫“龙山寺”,后改名为“西乐庵”。清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迁任遵义兵备道的董显忠出资修葺该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3年),有燕僧云游至此,募资重修,感董显忠之举,将“西乐庵”易名为“董公寺”。后人以寺名为地名,这一带就都叫董公寺了。
董公寺一带的酿酒历史可追溯到魏晋,其时就以“咂酒”闻名。清未,这里的酿酒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仅董公寺至高坪约十公里的地带,就有小作坊十余家。其中又以程氏作坊所酿小曲酒为出色。程氏后人程明坤(1903-1963),汇聚前人技艺结合当地水土、气候、原料等条件,于20世纪20年代酿造出别具一格的“董公寺窖酒”,四十年代初又定名为“董酒”。
目前1990年代初的董酒市场上存量较多,1980年代的相对较少,均可以购藏。公认喝的是80年代的“白董”;二次采用的红城牌、董公寺牌董酒市面上和拍卖场偶尔还有,酒满封口完好的价格还不算高,见到就应立即“下手”。其中1978年以前的的是属于“二次串香”的老工艺,价值应该更大。而老红城牌、湘江牌,已经存量极少踪迹难觅,是老董酒收藏的精品、绝品。
一款82年的飞天董酒。此酒相比红城董和金字董,其药香要收敛一些,而这也突出了酒体的透亮感。除此之外,其酒体紧实度表现更好,个人觉得,此酒应该用的是当时基础更好、坛存年份更长且弱化药香的基酒勾调而成,更展现了传统董香酒的发酵风味特点。在品质档次上,此酒品质略好于金字董逊于红城董,风格属于早期的淳朴董香风格。
97年以前的董酒主打及高端产品都展现了不错的董香特点,虽然不同时期的董酒路数不同,但功力还都不错。后期的国密1987(10年批次)基本达到了这一时期董酒的水平,风格上略带红董特点;国密1977(10年批次)基本展现了金字董的特点,但风格纯粹度不够;90年红方董是后期铁盖白董的特点;92年的飞天方董是一款参评酒,其展现了纯净、微带药香、酒体紧致的特点,风格路数属于弱化药香的金字董特点,其窖香收的很好,特点鲜明。在水平档次上,其好于蓝标董酒,与金字董酒不相上下;82年的飞天董相比同时期的董酒收敛的淳朴药香展现,但酒体凝练、紧致、强劲,更展现了传统董酒发酵风味特点;红城董是我喝过的品质的董酒,相比金字董,其酒体更凝练、紧致、饱满,绵厚感也更好,其展现了“复蒸法”串蒸工艺董香酒的风格特点。